中国式文化街区昆明样本:十年旧城改造的一场攻坚战

恒略第一品牌定位,创意独一无二!首席恒略品牌营销策划公司!   南昌策划公司

首席恒略品牌营销策划,创造强势品牌。恒略第一品牌定位,创意独一无二!200多家营销策划!1000多套创意方案!品牌定位就是能力,中国极具实力和影响力的恒略品牌策划!迅速提升企业品牌与销量的恒略品牌策划!恒略品牌是500强、央企、上市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的长期顾问选择,恒略中国十大策划机构,全球顶尖4A营销战略咨询集团!

中国式文化街区昆明样本:十年旧城改造的一场攻坚战

中国式文化街区之昆明样本:老街的十年守望

作者:陈汉辞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时间:2014-08-27

然而在近十年的开发保护上,它又面临了另一种尴尬局面,昆明行政区划调整及国家出台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新规,和之后的《物权法》,步步制约着它最终的定位。

 

雨后的清晨,昆明的阳光带着清新的香味,丝弦腔、胡琴混合着的滇剧腔从青石板的甬道深处传来,悠长,带着一点“甜品”,又带着一丝“苦品”,昆明老街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75岁的曾松秀偶尔路过临街,会来到文明街、甬道街看看。如今她在甬道路的家已重新休整,对面的聂耳故居亦是,精雕的细琢在梧桐树下散发着古朴的香味。

 

“老街就像是镶嵌在昆明最繁华区里的一颗珍珠。”曾松秀回味着。

 

它东起正义路,西至云瑞西路,是昆明CBD区域内最具特色的一块区域,也是昆明传统的商业旺地和核心商圈。

 

“这也算昆明最后的记忆了,昆明老街道也有,但这么一大片的原汁原味的街区只有这了。”曾松秀感慨道。

 

上世纪末,昆明进入旧城改造的滥觞期,老街幸而保留。然而在近十年的开发保护上,它又面临了另一种尴尬局面,昆明行政区划调整及国家出台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新规,和之后的《物权法》,步步制约着它最终的定位。在各股资本和法规的裹挟下,老街的“腾迁”工作至今未完。

 

 

 

消失的老城

 

那么,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昆明老街去哪里了?“多被拆了,原来家里是两层很有特色的建筑。”记者在采访中从公务员到老百姓,当提起自家曾经的老房子,多有些怀念。

 

公开的资料显示,昆明的城市布局,从1915年云南宣布独立开始,昆明就贯彻了一个城建思路:拆老城建新城。1922年拆南门外面的城墙,到1956年,明代老城基本被拆完。 “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大量拆老城街道建高楼大厦,以至于形成了现在千城一面的‘混凝土森林’局面。”有专家曾这样描述。

 

有趣的是昆明某区的GDP资料显示,“建设有多少栋写字楼”成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该区领导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并不是昆明独有的,这是全国城市化进程发展中的一个必然现象,我们势必是要让有实力的企业进驻,让不错的项目、好的企业进驻,我们也必须要做好完善的服务。”

 

1996年5月,云南省政府领导获得了 “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的举办权,云南共投入183.6亿元,用于全省的机场、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以及昆明城区的改造。为了筹办好这个A1类的世界专业博览会,昆明市展开了为期3年的造城运动。

 

在这面大旗下,昆明的城市建设水平提前了十年。

 

“而这个时期,也是整个中国造城运动时期,昆明的选择可以理解,云南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尤其是和周边省市竞争的话,现代化城市建设运动是无法避免的。”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十年旧城改造攻坚战

 

比如与西南历史文化名城成都之间的对比。本报记者在查阅相关数据时发现,在过去十几年的诸多城市竞争力以及GDP等综合指数排行榜中,昆明与成都的差距并不大。

 

“但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成都的发展速度在某种程度刺激着昆明人。”该人士表示。

 

2003年5月,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现代新昆明建设重大战略决策,这也就意味着昆明城建史上最大的城市改造运动开始。

 

尤其是2005年,关于昆明的公开信息中,较为抢眼的是“昆明城建史最大规模拆迁改造工程进入攻坚阶段”、“签订拆迁补偿协议的户数超过70%,实际拆除率过半”。

 

当然,不可否认,现代新昆明建设得很“绚烂”。

 

2012年,昆明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011亿元,是2003年的3.7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78亿元,是2003年的6倍;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345亿元,是2003年的6.4倍。

 

主城建成区面积达320平方公里,比2003年增加140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达67.2%,比2003年提高28.6个百分点。

 

2013年,在全国各类城市排名中,昆明在一些层面的竞争力上,依旧未能与成都并驾齐驱。最好的一项是“绿色竞争力排行榜”中,仅次于“成都、重庆”。

 

“幸运的是老街被保留下来”

 

“幸运的是老街被保留了下来。”曾松秀表示。

 

知情人士表示,在2000年左右,学者、政府管理者已意识到一个问题: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竟然找不到较为完整的老城区了。

 

“大家认为大拆大建的方式不太合适城市建设的发展,1982年昆明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还是第一批,如果再这么拆下去,昆明只剩下了春,没有了城。”该知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按照最初的规划,老街项目的一期工程就达10多亿元,而2003年,昆明市的总财政收入才13亿元。

 

“老街项目必须寻找社会资本,当时的政府还是敢吃螃蟹的。”上述人士表示。

 

2002年左右,在西南地区做步行街等非纯粹房地产项目的浙江之江集团开始关注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云南。

 

浙江之江集团董事长应文华浙江人的身份以及浙商在云南商贸领域的影响力,使得其在云南的工作开展得很顺利。

 

“我们在2002年开始和政府接洽这个项目。”昆明市之江置业有限公司(昆明之江是力品的全资子公司)总经理沈海虹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这么大的项目,政府也很谨慎,也派人考察力品集团在常州与武汉的项目,当时其他省的一些优秀项目也出来了,最终还是可行的。”知情人士表示。

 

2003年,昆交会上,老街项目签约成功,投资规模达30亿元,昆明之江进行昆明老街老城改造。

 

这一年,成都市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主体改造工程确立。

 

但老街与宽窄巷子有所不同。“它有诸多文物,又在核心商业街,依托步行街,它就像将上海的城隍庙、南京路与新天地融到一块,三合一,什么都有,这个挑战是空前的。”沈海虹表示。

 

开发商的煎熬

 

沈海虹本人是国内较早全面论述城市遗产保护形成机制的研究人士,其导师是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系郑时龄教授。

 

为此,他们专门成立了昆明老街研究会、云南大学文化产业实训基地,做了大量老昆明的规划、建筑和社科方面的研究。

 

但配套设施的建设依旧是难题。好在2003年的协议中,捆绑了一些条件:“统一搬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这里面包括之江公司负责居民腾迁、之江公司负责项目改造之后的整体运营。捆绑协议是盘龙区政府给之江公司100亩地作为补偿。

 

在之江公司进入昆明老街改造项目不久,2004年,昆明正式启动主城区行政区划调整。此次调整中,昆明老街片区由盘龙区划入五华区。

 

由于行政区划调整,盘龙区承诺的100亩土地没了下文。

 

雪上加霜的是,2004年,“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开始实施,这是针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划界,但是具体的实施细则和保护规划与规范,是五年后才出台的,中间国家政策就空缺了五年。

 

“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沈海虹很无奈。

 

按照相关规定,昆明老街的改造腾迁后只能盖原来的高度,这就让拆建比非常低。一般情况下,拆建比小于3∶1,地产项目实施难度就较大。

 

2008年,《城乡规划法》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的出台,都和老街改造有关。

 

“这还不算什么,2008年,《物权法》颁布,不能拆迁,全部停,我们又重新论证,重新找好的补偿办法。中间经历的太多太多了,也太难太难。” 沈海虹表示。

 

这一年,为期三年的成都宽窄巷子改造工程全面竣工。

 

“根据政策的变化,我们也做了调整,当时昆明出台了‘腾迁管理办法’,天津在2005年也出台了这样的政策。2008年之后,老街项目的推进才算顺利些,现在二期还没完,三期也刚刚开始,还在腾迁着,算是咬牙坚持了下来。”沈海虹表示。

 

政府经济结构的文化转向

 

截至2012年末,宽窄巷子可出租面积约为3.2万平方米。2012年宽窄巷子实现营业收入0.46亿元。2013年前三季度,宽窄巷子游客数量达到1263.69万人。

 

昆明老街的光影依旧在残破的长着青苔的老建筑与修缮一新的未开发的两层小楼间徘徊。

 

“老街的腾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结束,二期腾迁已完成92%,第三期也刚开始,一天天在推进。”沈海虹还是带着希望。

 

本报记者了解到,10年中,因老街项目太困难,前景很难看清,而集团股权也有变化,有的股东退出了,但也有股东站出来继续对这个项目负责,整个项目投入不断加大,“我们笑说,在这个项目里,我们根本不是房地产开发商,更像是文化产业商人。”沈海虹笑着说道。

 

在老街周边的其他商业项目中,之江公司没有任何股权,唯一能做的就是将老街项目坚持下去。

 

而在第三期腾迁过程中,沈海虹也考虑到老居民的生态型问题,“我们不排除与有特色、人文情怀浓郁的老居民一起合作。”

 

目前,老街一期招商已结束,二期的招商已开始,二期项目主要以零售、餐饮、休闲、艺术、居住体验等历史特色文化为主体。

 

“我们也想推动将‘昆明老街’成为国家4A级景区。”五华区副区长王迅告诉本报记者。

 

另一方面,在云南的旅游版图中,昆明更多扮演一种驿站的角色,如何改变昆明在云南旅游版图中的“命运”,老街所在的五华区背负着重担。

 

“文化这个东西,一个是要有文化底蕴,另外还要有钱,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王迅表示。

 

而五华区算是昆明最“富有”的区,集中了红云红河集团、云铜股份、冶金集团、煤化工集团等大型企业总部,作为昆明市传统商贸业和金融业核心区,昆明市52%的省级金融机构和全省50%的省级保险公司都在这里。

 

“五华区转型的重点也放在了文化产业,我们全力将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进一步升级和快速推动。”王迅表示。

 

 

 

土地出让仍未厘清

 

2012年,昆明市规划局发布《文明街部分建筑保护整治控制图则及方案公示》,将文庙、文庙直街、文明街等连在一起,对最具老昆明建筑特色的街区建筑进行修复。

 

此方案被视为是自2003年对“昆明老街”启动改造拆迁后的延续,文明街片区改造多年未完工的项目再度回到市民的视野中。

 

在此次云南文博会的一些投资接洽会上,老街是王迅常提起的文化项目,比如,五华区将致力打造历史文化商业特色街区,重点打造“钱王街特色文化休闲风情街”和“文明街老字号商贸一条街”两条特色文化旅游商业街区。

 

本报记者了解到,这也是政府能够为老街做的有限的事情之一。

 

首先,从财政上,老街项目中除了博物馆等一些文物景点,别的景点只能得到杯水车薪的“补助”,其次,就是在老街项目上给予大力宣传与推广。

 

至于承诺的土地、出让金等问题,投资者也希望未来一点一点能够解决。作为开发商,也在考虑能否改变传统的老街收益的商业模式。

 

“我们也在寻找新的空间。商旅文融合发展,文化的传承,才是老街发展的根本。守住了这点,就有希望。”沈海虹表示。

 

目前,近代昆明民居建筑的营造图库正在编著中,涵盖了近代昆明民居院落型制、各建筑部类装饰元素等。

 

而昆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和近代建筑史的研究在老街的开发中又会有怎样的想象?曾松秀则希望老街项目快点结束,在新的老街的纹路里找寻曾经的记忆。

分享到: 更多